行业应用

创新科技 自由飞翔 UAV开启您的全景视界

行业现状与挑战

我国国家电网覆盖范围广阔,具有电压等级多、设备数量庞大、运行环境复杂等特点。随着电力基础设施的持续升级和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,电网规模不断扩大,巡检任务日益繁重。传统的电网巡检主要依赖人工登塔检查、地面望远镜观测和直升机巡检,存在效率低、成本高、风险大等问题,特别是在高山、密林、河流等复杂地形区域,人工巡检面临巨大挑战。在这种形势下,无人机技术的引入为国家电网安全管理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。通过智能化、自动化的巡检方式,大幅提升了电网设备监测的效率和精度,成为保障国家电力供应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。

无人机技术的核心优势

  • 多维度精准检测
  • AI智能识别预警
  • 智能化自主巡检

多维度精准检测

无人机可同时搭载可见光相机、红外热像仪、激光雷达等多种专业设备,从不同维度对电网设备状态进行全面检测,确保隐患无遗漏,检测结果更精准。

AI智能识别预警

基于深度学习算法,无人机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导线断股、绝缘子破损、杆塔锈蚀、树木倒伏等安全隐患,并对异常情况进行智能分析和实时报警,大幅提升电网风险预警能力。

智能化自主巡检

现代电网巡检无人机具备全自动作业能力,支持航线智能规划、任务一键下发、自主起降等功能。在巡检过程中,可实时回传高清视频、红外影像、局部放电检测数据等关键信息,实现真正的无人化值守巡检。

无人机的创新应用

  • 电网运维管理优化

    - 定期巡检导线、绝缘子、金具等设备状态 - 监测线路走廊内树木生长和地形变化,预防自然灾害风险 - 建立电网设备全生命周期数字档案,实现精细化管理

  • 电网规划与建设支持

    监测到的画面通过4G、5G/专网实时传给指挥中心,指挥室可以实时以空中独特视角掌握现场全局态势,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。- 利用航测相机和激光雷达进行高精度地理测绘 - 构建电网三维数字模型,为新建线路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- 监测施工进度和质量,确保工程建设符合标准

  • 安全风险智能监测

    - 24小时全天候监测输电线路安全状况,及时发现外力破坏或偷盗行为 - 实时识别线路周边可疑人员和施工机械,为安全防范提供预警 - 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精准定位设备过热点,快速响应处置

应用案例

  • 应用案例1

    **国网浙江电力**:2022年全面推广无人机自主巡检,覆盖全省50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,巡检效率提升5倍,缺陷识别准确率达90%以上。通过搭载红外热像仪,成功发现并处置了多起隐蔽性接头过热缺陷。

  • 应用案例2

    **南方电网云南公司**:在横断山脉地区应用无人机,结合激光雷达技术,完成复杂地形下的线路通道三维建模,解决了人工巡检难以到达区域的监测难题,年节省巡检成本超千万元。

  • 应用案例3

    **国网山东电力**:2023年建成全国首个"无人机+AI"省级智能巡检平台,实现全省220千伏以上线路全覆盖,系统可自动识别21类典型缺陷,误报率低于3%。

  • 应用案例4

    . **日本东京电力**:开发专用无人机群组系统,在福岛核电站周边高压线路巡检中实现多机协同作业,单次任务可完成20公里线路的全方位检测。